第77节(3 / 4)
再看向自己扶起的人,又变成了最后一次见到的阿玉的模样,他微笑着对她说,“你来了?”
“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?”
阿玉的脖颈突然出现一个血洞,他面不改色,依旧笑着问:“…就这么想保护我吗?这么想让虞斯也保护我吗?”
焦侃云点点头,抬手想为他捂住那个流血的洞,却如自己的眼泪一般,无法堵住。
“你是觉得,倘若那时你们便相识,我就不会弃武,虞斯也会成为我的助力?那样,我就不会死了?……好吧,既然是梦,便圆你所愿。”阿玉看向虞斯,“你看,她就是绰绰…是我的辅官。”
随着他的话音落下,脖颈上的洞渐渐愈合消失,焦侃云长松了一口气,好像一切都挽回了一般。
阿玉低叹道:“绰绰,你已经做得很好了,无须挽回,放过自己吧。这样,我才能常来看你。”
焦侃云怔然盯着他,半晌没有言语。
忽然,阿玉打开紧握的掌心,上面赫然放着一枚渊渊友,他递过来,“再选一次,还是会为你求的。这根本不怪你,同样无须你来挽回。一千次,一万次,我都会把它送到你的手中。绰绰,听我的,放过自己吧。”
枕上夜梦残泪,焦侃云醒转过来,看向床畔的虞斯,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,“过几日,我们一起去放河灯祭他,过六礼前,总要和他也说一说。”
第95章 六礼前。
随着天降神罚的谣言传开,辛帝的死因在民间始终成谜,正如皇贵妃所愿。传位遗旨宣读后,朝臣也毫不意外,皇贵妃得辛帝盛宠,太子去后,二皇子为长,又自幼得辛帝偏爱,文武兼备,有治国之才,太子刚去时辛帝就有意愿立二皇子为储君,那圣旨一早就拟好了。饶是二皇子德行略亏,尘埃落定,终究无人敢置喙多疑。
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,就是驳回东征策议,并把北阖王子“请”回故土,再派遣使者慰问一番北阖王,感谢王出手剿灭绝杀道匪徒,澄清北阖王庭谋杀大辛太子的谣言,继续保持辛北之间友好的交流,此举彻底安抚住了辛北两域的百姓。又以史为鉴,唯恐边境不受犯后将士懈怠,遂提拔了之前被辛帝数次打压的旧臣老将,同时重用以虞斯为首的新锐,平衡势力。上朝时决议,年后选贤举能,广纳良才,非剿乱平叛不兴战火,以休养生息,致富强国为主。
为此决策,吏部异常忙碌,难得的休沐日,焦侃云和虞斯亲手制了些河灯,到落雪院的碧湖畔祭奠阿玉。
楼庭柘特意托人来传过话,他没有在宫中找到阿玉的尸身,将辛帝的心腹暗手审问一番得知,确实如她猜想,被辛帝隐秘送出宫外焚毁了,皇陵的棺木中自然是空的。
焦侃云觉得,比起坟墓,阿玉会更喜欢停留在自己为他布局的落雪院中,这里一年四季、一月三旬可赏不同的花卉,有水有亭,还有人气,最为合宜。
莲形河灯如星子在天河流淌一般飘荡湖上,映亮了夜间的雪景,轻缓落下的雪絮在靠近火烛时消失得无影无踪,正如阿玉伸出一双温暖的手,于无声处接住了所有的黑暗与湿冷,河灯承载着这份暖意,拨开一圈圈涟漪,在水间悠然徜徉。
思晏随他们一同前来祭奠,她一直低垂着眉眼,跪在一旁不说话,默默为河灯点烛。
这里是楼庭玉第一次见她的地方,其实她对路过此处没有什么印象,对楼庭玉这个人,就更称不上了解,只是数月来,她常常会梦回刺杀那夜,梦到那双满含温柔与无奈情绪的眼睛。那双眼睛总是在问她:“你还好吗?”
一开始,她告诉自己,世上没有什么魂梦,这只是自己为了开脱罪责,减轻负罪感,臆想出来的问候。直到焦侃云告诉她,那个“救”字,就是为她而写,那一刻,负罪感更是抵达顶峰,她继续做完了那些梦,梦中他依旧用那种眼神反复询问:
“你还好吗?”
“我不只是问,被父皇设计刺我之后……”
“还有,从小到大,你一个人,还好吗?”
她想,这不是魂梦,这确实就是楼庭玉那时的眼神所流露出的东西,是他真正想要问她的。他关心她为什么被骗,关心她被利用后该怎么活,关心她为何不敢对兄长说出实情,关心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,以及不得已的苦衷。
倘若这个人没有死,会是一位贤德仁厚的君主,他会像关心她为什么被皇帝利用和欺骗那样,关心每一个吃穿不好的百姓,于是世上会少许多像她这样被掳去绝杀道的可怜孩子,少许多被帝王欺骗利用的棋子,也会少许多不得已、不公正、不敢说。
对天下百姓而言,师父的命微不足道,甚至那是一个年轻时同样祸乱苍生的杀手反贼,而太子若活着,可以换千千万万人活着,苦衷只是她的苦衷,她最终的选择当然是错的,这份错让她无法原谅自己。
她几次拿起刺刀,想要自杀谢罪,可又会想起焦侃云说:“这条命,你自己要在乎。”
兄长对她道:“死很简单,几个弹指,你就能取走一个人的性命,活着却很难,这么难,还是有许多人要活着,只要你活着,也许就可以找到最好的赎罪方式,至少比死要好,也许时间一长,你既可以赎罪,也能乐在活着之中。”
那日殿上对上昔日同道,思晏终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。虞斯为她筹谋了一条极好的活命之路,而她自己找到了一条极好的赎罪之路。她可以替楼庭玉去做没有做成的事,守护这片他牵挂的山河,爱护他深爱的百姓。她因不得已杀了一个人,却可以杀千千万万敌寇,挽救千千万万个人的不得已。
“你有想说的吗?”焦侃云看向沉默的思晏,她自来到此处,只是郑重拜过一遍又一遍,既道歉,也道谢,便再无言语了,终究怕她憋伤。 ↑返回顶部↑
“我为什么会到这里来?”
阿玉的脖颈突然出现一个血洞,他面不改色,依旧笑着问:“…就这么想保护我吗?这么想让虞斯也保护我吗?”
焦侃云点点头,抬手想为他捂住那个流血的洞,却如自己的眼泪一般,无法堵住。
“你是觉得,倘若那时你们便相识,我就不会弃武,虞斯也会成为我的助力?那样,我就不会死了?……好吧,既然是梦,便圆你所愿。”阿玉看向虞斯,“你看,她就是绰绰…是我的辅官。”
随着他的话音落下,脖颈上的洞渐渐愈合消失,焦侃云长松了一口气,好像一切都挽回了一般。
阿玉低叹道:“绰绰,你已经做得很好了,无须挽回,放过自己吧。这样,我才能常来看你。”
焦侃云怔然盯着他,半晌没有言语。
忽然,阿玉打开紧握的掌心,上面赫然放着一枚渊渊友,他递过来,“再选一次,还是会为你求的。这根本不怪你,同样无须你来挽回。一千次,一万次,我都会把它送到你的手中。绰绰,听我的,放过自己吧。”
枕上夜梦残泪,焦侃云醒转过来,看向床畔的虞斯,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她,“过几日,我们一起去放河灯祭他,过六礼前,总要和他也说一说。”
第95章 六礼前。
随着天降神罚的谣言传开,辛帝的死因在民间始终成谜,正如皇贵妃所愿。传位遗旨宣读后,朝臣也毫不意外,皇贵妃得辛帝盛宠,太子去后,二皇子为长,又自幼得辛帝偏爱,文武兼备,有治国之才,太子刚去时辛帝就有意愿立二皇子为储君,那圣旨一早就拟好了。饶是二皇子德行略亏,尘埃落定,终究无人敢置喙多疑。
新皇登基的第一件事,就是驳回东征策议,并把北阖王子“请”回故土,再派遣使者慰问一番北阖王,感谢王出手剿灭绝杀道匪徒,澄清北阖王庭谋杀大辛太子的谣言,继续保持辛北之间友好的交流,此举彻底安抚住了辛北两域的百姓。又以史为鉴,唯恐边境不受犯后将士懈怠,遂提拔了之前被辛帝数次打压的旧臣老将,同时重用以虞斯为首的新锐,平衡势力。上朝时决议,年后选贤举能,广纳良才,非剿乱平叛不兴战火,以休养生息,致富强国为主。
为此决策,吏部异常忙碌,难得的休沐日,焦侃云和虞斯亲手制了些河灯,到落雪院的碧湖畔祭奠阿玉。
楼庭柘特意托人来传过话,他没有在宫中找到阿玉的尸身,将辛帝的心腹暗手审问一番得知,确实如她猜想,被辛帝隐秘送出宫外焚毁了,皇陵的棺木中自然是空的。
焦侃云觉得,比起坟墓,阿玉会更喜欢停留在自己为他布局的落雪院中,这里一年四季、一月三旬可赏不同的花卉,有水有亭,还有人气,最为合宜。
莲形河灯如星子在天河流淌一般飘荡湖上,映亮了夜间的雪景,轻缓落下的雪絮在靠近火烛时消失得无影无踪,正如阿玉伸出一双温暖的手,于无声处接住了所有的黑暗与湿冷,河灯承载着这份暖意,拨开一圈圈涟漪,在水间悠然徜徉。
思晏随他们一同前来祭奠,她一直低垂着眉眼,跪在一旁不说话,默默为河灯点烛。
这里是楼庭玉第一次见她的地方,其实她对路过此处没有什么印象,对楼庭玉这个人,就更称不上了解,只是数月来,她常常会梦回刺杀那夜,梦到那双满含温柔与无奈情绪的眼睛。那双眼睛总是在问她:“你还好吗?”
一开始,她告诉自己,世上没有什么魂梦,这只是自己为了开脱罪责,减轻负罪感,臆想出来的问候。直到焦侃云告诉她,那个“救”字,就是为她而写,那一刻,负罪感更是抵达顶峰,她继续做完了那些梦,梦中他依旧用那种眼神反复询问:
“你还好吗?”
“我不只是问,被父皇设计刺我之后……”
“还有,从小到大,你一个人,还好吗?”
她想,这不是魂梦,这确实就是楼庭玉那时的眼神所流露出的东西,是他真正想要问她的。他关心她为什么被骗,关心她被利用后该怎么活,关心她为何不敢对兄长说出实情,关心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,以及不得已的苦衷。
倘若这个人没有死,会是一位贤德仁厚的君主,他会像关心她为什么被皇帝利用和欺骗那样,关心每一个吃穿不好的百姓,于是世上会少许多像她这样被掳去绝杀道的可怜孩子,少许多被帝王欺骗利用的棋子,也会少许多不得已、不公正、不敢说。
对天下百姓而言,师父的命微不足道,甚至那是一个年轻时同样祸乱苍生的杀手反贼,而太子若活着,可以换千千万万人活着,苦衷只是她的苦衷,她最终的选择当然是错的,这份错让她无法原谅自己。
她几次拿起刺刀,想要自杀谢罪,可又会想起焦侃云说:“这条命,你自己要在乎。”
兄长对她道:“死很简单,几个弹指,你就能取走一个人的性命,活着却很难,这么难,还是有许多人要活着,只要你活着,也许就可以找到最好的赎罪方式,至少比死要好,也许时间一长,你既可以赎罪,也能乐在活着之中。”
那日殿上对上昔日同道,思晏终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了。虞斯为她筹谋了一条极好的活命之路,而她自己找到了一条极好的赎罪之路。她可以替楼庭玉去做没有做成的事,守护这片他牵挂的山河,爱护他深爱的百姓。她因不得已杀了一个人,却可以杀千千万万敌寇,挽救千千万万个人的不得已。
“你有想说的吗?”焦侃云看向沉默的思晏,她自来到此处,只是郑重拜过一遍又一遍,既道歉,也道谢,便再无言语了,终究怕她憋伤。 ↑返回顶部↑